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正文

beat365官方网站软件工程学位授权点2020-2021年度建设报告(学术型)

时间:2022年04月11日 09:00 浏览次数:[]

beat365官方网站软件工程学位授权点

2020-2021年度建设报告(学术型)

一、      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20202021年度,beat365官方网站软件工程学位点持续优化学科方向,打造品牌学位点,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是务实、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交叉,强化服务应用,确立了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技术、领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围绕智慧医养、智慧电网、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行业领域,培养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创新性人才,在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学位点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尊重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引进急需人才、着力培养未来人才。结合学位点实际,依托云南省人才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的杰出青年学者,如:杨云、王炜、刘金卓、谢诚、赵娜等。通过海外中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和柔性引进方式,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来,如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杨珀教授、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褚星博士、法国亚眠大学江华博士等。并且,探索海内外双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形式,提升培育效果。截至202112月,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60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5名、讲师27人,新增多名高层次人才

在平台建设方面,本学位点新增跨境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云南省智能系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以及校内双创实践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创新基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专家工作站2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个,市级科研平台1个,构成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环境,为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20202021学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3篇,获得发明专利40项,其中: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nformation sciencesKnowledge-based systemsPattern recogn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部分授权专利已转化为产业应用。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将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学术训练、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牵头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定期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就加强学位点的政治建设、明确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等制定印发专门文件,持续巩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不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统筹推进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和协同育人体系改革,协同联动,不断强化工作合力,形成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      人才培养

学位点始终坚持把培养高质量人才放在工作的首位。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学科所依托学院的教学管理机构,对学科的课程设置、大纲制定、培养方案修订进行质量把关和审核,同时,通过学校研究生教学质量办公室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搜集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确保教学质量。

以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基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以符合国家及云南省地方社会服务建设为导向,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衔接,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投入专项经费进行本学科课程建设,积极推进高水平课程建设,建设了《高级软件工程》等省级优质课程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项目。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强化思政育人,加强专业基础教学,淘汰陈旧的内容,科学设计学时比例,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双语课程及全英文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学位点学术型研究生开展的研究工作,都要求指导教师在研究选题和研究方法方面严格把关,90%以上研究生所开展工作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价值。面向研究领域,既涉及目前学界的热点和关键问题、也涉及企业导师或合作单位的工程开发项目。从成果形式看,有国际顶级会议论文、也有高水平期刊论文。在参与课题方面,学位点通过动员导师加强指导、提供资源等方式鼓励研究生申报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推免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全面加强在读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励研究生潜心科学研究。两年来,研究生共获得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共25项。

面向国家需求凝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和突出学科特色。重点加强学术活动宣传力度,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指导研究生面向本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取得高水平、标志性和创造性科研成果。同时,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使得各方向的研究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从而孕育出重大科技成果,近两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3篇,获得发明专利40项。此外,根据学科特点,精心挑选符合本学科整体水平的科技竞赛项目,构建了一套有特色的软件工程学科科技竞赛体系,通过规范、科学、制度化的赛前辅导培训机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选题和方案制定方面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系统方案、技术路线、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在学生竞赛和创新创业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61项。学位点还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位点除了建设高层次导师团队以及高水平科研平台外,还不断优化培养制度与方法,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学院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我院硕士指导教师选择研究生的指导意见》,规范导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工作,明确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要求,建立预审、盲审制度,形成了导师、校内外专家、学位委员会专家等多级审核体系,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同时,建设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工作队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研究生思政教育、奖助评议、权益保障、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术训练等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上述举措,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保证,且研究生对于培养支撑条件、管理服务等的满意度较高。

三、     师资队伍

学位点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将教师党支部建成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带动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优良党风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榜样效应,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推动师德规范转化为内在信念,创新教师教育评价考核监督机制,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优良、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高层次教师队伍。

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共8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共25人,通过高端引进和校企合作等途径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导师5人,占总人数的63%,教师年龄分布在40岁左右,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面向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数据科学与工程方向建设的系统安全与服务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周维教授,学术骨干包括郑智捷教授、赵娜副教授、刘璟副教授和郁湧副教授。面向领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方向建设的智能化领域软件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为杨云教授,学术骨干包括杨珀教授、李劲教授、谢诚副教授、康雁副教授和蔡莉副教授。面向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方向建设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学科方向带头人为张璇教授,学术骨干包括王炜教授、刘金卓副教授、王普明副教授和朱锐副教授。近两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教师担任Neural Networks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等高水平期刊编委,“数字云南”专家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业组委员。2021年承办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参加中国软件大会、Internetware大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此外,凝练学术成果,在科学出版社等一类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6部。

1. 以党建为抓手,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党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党组织理论学习阵地,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以鲜活生动的实例引领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师德师风专项组织生活,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觉悟,引领教师树立高尚道德情操。

2. 以典型引领和政策导向为主,构建内外结合的激励机制。科学的内部激励和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学位点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团队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榜样力量的树立。在制定政策时,做到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相统一,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良性发展,形成学风端正、教风良好、学术行为规范的教学氛围和制度环境。在内外结合的激励机制下,取得了杰出的成效,例如,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报道,疫情期间,杨云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建设AI体温监测预警云平台,利用AI+红外热成像等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新冠肺炎疫情人流检测、体温预警与识别,为协助相关部门追溯异常人群提供了有效保障,为云南省以及国家的防疫攻坚行动贡献力量。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杨云教授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结合,通过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中带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践行初心与使命,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建立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建立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预防、调控和制约教师违背师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4. 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定科学严格的惩戒机制。根据《beat365官方网站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学位点积极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聘、评优奖励、工资晋级等挂钩,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努力铸就一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

四、     科学研究

目前,学位点拥有国家级创新基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专家工作站2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个,市级科研平台1个。设有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昆明)、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云南测评中心、国家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基地和中心;拥有跨境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云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智能系统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崔勇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金芝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高校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昆明市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有云南省级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明远众创空间beat365官方网站-甲骨文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基地,构成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环境,为培养学生创业、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由李彤教授和王炜教授领衔的数据驱动的软件工程创新团队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考核认定,正式被授予云南省创新团队称号,这是beat365官方网站信息领域获得的第一个省级创新团队。2021年,王炜教授领衔的云南省高校智能软件科技创新团队获批成立。紧密围绕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本学位点以研究突出原创,技术追求创新,成果促进产业为指导思想,集中人力物力,凝练研究方向,教师围绕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两年来,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

教师在数据驱动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计算、数据科学与工程、分布式云计算与交叉学科研究等科研方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累计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3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13篇,SCI I区论文13篇,CCF A类顶级会议论文2篇,CCF A类顶级中文期刊论文7篇。在复杂网络群体智能行为决策研究中科研成果突出,刘金卓副教授的论文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on independent networks: The influence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haring updating mechanism   Aspiration driven coevolution resolves social dilemmas in networks发表在中科院SCI ITOP期刊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上,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在智能软件工程、知识融合及大规模知识链构建、智慧医养、区块链和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图像对抗攻击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nformation FusionBioinformaticsInformatino SciencesPattern Recogni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国际顶级会议SIGKDD, IJCAI, IJCNN等,及计算机领域顶级中文期刊《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上。

依托学位点现有科研平台和科研创新团队,学位点教师在相关领域内积极创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国防科技创新专项、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专项、各类科研专项等代表性科研课题共85项,累计到校经费438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其他项目25项,学位点建设期新增12项;国防科技项目3项;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1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及联合基金项目9项;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杰青项目1项、优青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项目1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项,其他各类省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11项。承担横向科研课题25项,经费合计345万元。

五、     服务社会

本学位点以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云南十四五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搭建政产学研创合作交流平台,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到科研服务社会、产学合作的创新研发工作中。

姚绍文教授担任教育部示范性我院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网络空间安全教指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云南省网络空间安全教指委主任委员、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专家协会副会长、云南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2021年新当选:云南省信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昆明市网络安全协会会长,并担任教育部一流课程地方赛道混合课程评审专家。姚绍文教授多次为社会各界开展专题报告,20217月,为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做主题报告互联网+的模型化解读与案例分析20219月,为2021中国软件教育年会分论坛主题报告软件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与实践。姚绍文教授及其团队积极开展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制造价值链网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该项目与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昆船逻根机场系统有限公司合作,主要针对链网融合体系结构及数据价值发现与服务机制进行研究。通过项目合作,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应用。

20216月,由张德海副教授主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承担的中共云南省委决策咨询课题《5G时代云南主流媒体困境与突破研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2份,调研报告1份,云南主流媒体问卷调查分析报告1份。其主要成果已作为核心内容被应用到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

依托跨境网络空间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位点积极开展综合网络国家主权、跨境网络综合治理、跨境网络空间安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11份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决策咨询报告,其中6份咨询报告已被云南省委相关部门采纳。

周维教授担任中国通信学会学士,云南省通信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专委会委员,多次参加云南省科技厅、工信厅、发改委各种省级重大、重点项目评审。担任IEEE TRANS SERVICE COMPUING、计算机学报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张璇教授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及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天津、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科技奖评审专家,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王炜教授入选中组部、中科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计算机类专业专家组副组长、云南省高校智能软件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建设期内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5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利转让5项,总金额10万元。通过专利成果,服务云南发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beat365官方网站启迪K栈众创空间引进了我院杨云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AI监控预警云平台,实现人员的自动测温、快速扫码等功能,实现实时数据监控与智能预警。同时,杨云教授及其团队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基于脑电游戏的辅助治疗多动症患儿系统开发、基于终身学习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科研和应用成果,目前这两个系统已在医院试点运行。

由谢诚副教授牵头,与云南中贸环境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展开科研与产业合作,共同建设beat365官方网站-中贸环境智慧水务联合实验室。共同完成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多层物联网中间件非智能物联设备自动发现与接入模型净水立方——村级污水处理自动站云平台等项目。建设成果1乡村污水处理自动站集成运维平台(云南中贸环境)将中间件应用于乡村污水处理自动站边缘端物联控制系统中,该平台已成功运行在云南省三个地州,79个乡镇级污水处理站,能够适应差异极大的地理环境。通过试用系统,村级站点的运维成本降低67%,节约环保企业运维成本超过400万元。建设成果2梯级电站区域流域来水监测自动站系统(云南思永科技)将中间件应用于李仙江梯级电站区域流域来水监测自动站建设站中,通过大量部署物联自动站对库区流域山体支流实际来水监测及区域气象监测,通过大数据建模及分析,准确预测短中期梯级电站库容变化情况,提供电站放流调度的决策辅助支持。建设成果3铜杆上引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中铜(昆明)铜业有限公司)对昆铜铜杆上引生产线(阳宗海)进行数据化改造,以便优化生产过程,优化铜材料设计工艺、采集铜材料生产数据、促进提高铜杆上引生产线的一次成品下线合格率及高强高导铜材料设计生产。建设成果4香格里拉金江镇养殖环境感知与监测系统在较低成本和环境要求的条件下,于香格里拉金江镇4个自然村养殖户部署物联网环境感知与监测系统。实现终端客户认养流程。农产品成长过程中,客户可以实时查看其认养的猪、鸭、鹅、鸡的视觉影像和产品的数字化状态数据。科技赋能民族红色老区乡村振兴。该项目已获得2021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

六、     不足与短板

学位点在近两年的建设中积累了方法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应用的坚实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在如下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与短板:

1)学位点教师年龄集中分布在40岁左右,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主力,初步形成了颇有成效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但在国家级人才数量方面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队伍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培养、引进,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形成丰富的人才储备。

2)学位点教师有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建设了优质课程,但高质量教研论文较少,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数量与成效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近两年来,研究生在高质量论文发表、专利申报和高水平竞赛获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明显进步,但在优秀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成果仍然偏少,有待进一步增强。

5)学位点教师将软件工程理论应用于产业、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成效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具有高度社会影响的产业合作也偏少,科技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闭

Baidu
sogou